教学督导见成效、“青蓝工程”结硕果
——湘西职院坚持教学督导制度记实
一、 党委重视,高瞻远瞩
教学质量是一切学校的生命线,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。湘西职院刚刚成立之际,党委就意识到关心和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性。因为职院是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组建的普通高校,所有教师一夜之间由中专教师变成了大学老师。但教学水平一时难于达到大学的要求。因此,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都需要尽快提高一个档次,达到高校的水平和要求。老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,容易实现这个转变,但青年教师一时难以适应;加之,随着学校升格,规模扩大,专业班级增加,由于教学需要,陆续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。而这些新进青年教师全都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,而且大多数都不是学师范的,对教书育人很不内行,不懂教学基本环节,不懂教学方法,不知道怎样备课,不知道怎样写编教案和教学计划;有的还把上课看得很随便,无故迟到、早退、中途离场、接打电话等,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。面对这些问题,党委主要领导认识到:关心和培养青年教师已是当前摆在党委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。于是党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。首先统一党委一班人的认识。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认为:新老更替这是自然规律,尤其是在目前学校升格,规模扩大的情况下,集中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,这既是当前的教学工作的需要,也是学院今后长期发展的需要,关键是要抓紧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。党委书记吴正有同志则尖锐地指出:可以这样说,学院是我们的,也是他们的,但归根到底最终是他们的。学院今后的前途和命运就掌握在这些年青人手里,因为十年或二十年之后,不但将有一大批中老年教师走下讲台,而且在坐的各位领导也将都会退出历史舞台,取而代之的将是他们。因此,关心和培养青年教师必须立即摆到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,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。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人来抓这项工作。
二、 建立机制,组织队伍
党委一般人认识统一后,便立即着手研究制定措施。教务处首先向党委建议建立教学督导制度,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即聘请一批既有教学经验,又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领导、老教师组成督导组,专门从事听课评教,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。党委认为这是个好办法。老同志经历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阶段,是教育系统的宝贵财富和教育资源。他们具有讲理想肯奉献的政治优势,懂教育善教育的经验优势,爱学生亲校园的亲情优势,学为师、行为范的威望优势,较灵活可机动的时空优势。这个办法可以一举三得:一是利用了老同志的智力资源,使老同志老有所为;二是能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,青年人在老同志面前不得不服;三是青年教师提高了,他们又可以教育和影响青年学生,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促进学生的成长,这具有滚动和传递效益。于是党委立即采纳了教务处的建议。并责成教务处牵头落实。教务处按照党委的布置,先后聘请了8位离退休老同志,其中有的是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老领导,有的是长期直接从事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老教师,组成了四个督导组,分别对全院四个校区270多名教师实行全面听课评教,重点是帮助和知道青年教师,要从业务上和思想上全面关心和培养,使他们全面提高,迅速成长。
与此同时,党委和批准教务处增设了督导科,配备了科长及工作人员3名,专门负责督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。学院为督导人员安排了单独的办公室。备齐了办公桌等各种设备,安排了专项经费等。使关心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做到了四有,即有机构,有队伍,有场地,有经费,真心落到了实处。院关工委组建“五老”队伍后,教学督导组又纳入“五老”队伍,接受院关工委的指导。
其次是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,即每个青年教师在上讲台之前都要进行培训。每个学期开学之前举办一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,由督导讲课,进行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等全面培训,每个新进老师都必须参加,合格后方能上讲台。这样就基本上保证了每个青年教师一上岗就入门,为以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。
三、 苦口婆心,促青胜蓝
教学督导员接受任务后,深深感到肩的责任重大。因为这个工作做的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湘西职院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将来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,直接关系到湘西职院的办学质量,关系到整个职院的生死存亡;同时也意识到这个工作的艰巨性。因为这些年轻人未必都很理解领导和督导的一番好意。很有可能有的人不理解、不虚心、不接受督导的帮助和知道,甚至还有人会产生反感。因此,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,要充分发扬“忠诚敬业、关爱后代、务实创业、无私奉献”的五老精神,准备做长期的深入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。
事实果真如此,2004年下半年督导制度一宣布,老师们就炸开了锅,有人说:“要督导来听课,这是对老师的不信任”,“给老师打分,是要把老师分成几等,造
四、 持之以恒,初见成效
党委一班人深知“十年树木、百年树人”的道理。关心培养青年教师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必须立足打持久战,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,才能真心见成效。但是在督导制度实施的头几年中,督导队伍曾一度不够稳定,人员变化较频繁,数量时多时少。为了稳定督导队伍,提高工作质量,党委从实际出发,采取了四条措施:一是提高待遇,稳定人心。八年中党委曾两次决定增加督导的生活补助费。由原来的每月每人补助800元,提高到现在的1200元,二是每学期期末是党委集体召开一次督导人员座谈会,听取汇报,与之共餐,以示重视和尊重;三是逢年过节时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上门慰问督导人员以示关心。院长李光寒同志说:关心青年教师,领导要首先关心那些做关心工作的督导老同志;四是经常把督导人员派出去学习考察外地院校的先进经验,使这些老同志能不断更新知识,提高水平,心情舒畅,安心工作。通过才去上述措施,督导队伍得到了稳定和壮大,由原的两组4人,增加到现在的4组8人。这些老同志表示“领导如此关心我们,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决干下去!” 督导制度八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了,工作越做越细,每次听课有记录,有评分,有评语;课后与被听课老师有意见反馈和交谈;其中有汇报,期末有总结等。
正因为学院的督导制度八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了,正因为八年来在党委和教务处的领导下,督导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,因此关心和培养青年教师已初见成效,一大批青年教师正在茁壮成长。如青年教师吴娟,2004年进校,2005年在本院教学比武中就获得了一等奖,200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,2011年被评为“十佳教职工”。旅游系青年教师张金原2006年开始任教。2011参加省里导游大赛荣获二等奖,并被评为湘西州十佳导游;青年语文教
院关工委